上海

 

 

上海市闵行区简介

1992年9月26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原上海县和原闵行区,建立新的闵行区。闵行区位于上海地理版图正中心,区域总面积372.7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3万,是上海出入国内外、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门户。2017年,闵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7亿元、财政总收入780亿元。全区下辖9个镇、4个街道、1个市级工业区。 

 

闵行建区26年来,始终朝着都市繁华与绿色生态的目标不断前进。在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闵行成为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和国家生态城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也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国家园林城区、国家卫生区、全国绿化模范城区和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区。闵行区南部集中了三个国家级园区。紫竹高新区是全国唯一民营为主的国家级高新区,集聚了微软、英特尔、印孚瑟斯等世界500强企业的全球、亚太和中国研发中心,综合排名在全国147家国家级高新区排名14名。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单位面积产出在全国居前列。闵行区纳入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面积 59.03 平方公里,各类上市企业达到 56 家。2018年,闵行区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重点产业集聚。在南部重点打造“南上海高新智造带”,以闵开发、紫竹高新区等载体为支撑,聚焦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先进制造业发展,打造吴泾“科技时尚”特色小镇、马桥人工智能小镇、建设上海智能医疗创新示范基地。在北部重点打造“大虹桥国际商贸带”,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总部商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金融服务业。


 

 

在闵行,四通八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在这里联结,优质资本、新兴产业、优秀人才在这里联结,各国、各地、各民族的多元文化在这里联结。为了更好地服务创新创业者的需求,闵行区不断提高城市功能配套,闵行有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所985高校,高中及以下学校400多所,国内外各类医疗机构27家。围绕产业集聚区,大力建设公共租赁房,促进职住平衡。全力推进剑川路商务区、华东师大基础教育运去、交大闵行教育集团、虹桥国际医学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补齐教育、医疗、文体、养老、交通、环境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和城市功能短板,打造绿色舒适便捷的工作生活环境。

 

“十三五”时期,闵行区将继续实施“一轴一带三大功能区”发展战略,以推进“大虹桥、大紫竹、大浦江”建设为引擎,主动适应与中心城共同构成上海市主城区的新定位,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跨越,形成与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南部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架构,形成具有闵行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城市功能持续提升,更高水平的小康水平全面实现。到2020年,初步建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主城区,努力建设百姓期待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