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成都发布《文创计划》促进西部文创中心建设

 

 

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和根基,是提升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推动成都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2018年2月23日, 中共成都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成都市最新发布的《建设西部文创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以下简称《文创计划》)。发布会上,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母涛介绍,《文创计划》按照“一年全面启动、三年跨越发展、五年基本建成”的总体要求,通过5年努力,推动成都文化事业和文创产业发展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形成人文魅力享誉世界、文化人才充分汇聚、文创产业实力突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创新创造活力强劲的发展新格局,全面实现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功能,扩大世界文化名城影响力。

成都将通过5年努力,全面实现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功能。2017年,全面启动西部文创中心建设,加快产业布局、促进融合发展、丰富文化形态、创新要素供给、构建产业生态、策划重大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完善管理体制,年内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750亿元,占GDP比重约5.5%,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5.0%以上。这项工作已在去年启动。

2020年,成都市将建成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和平台,在传播发展天府文化上取得新进展新成就,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完善,文化艺术原创能力显著增强,城市建设文化品位有力提升,文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文创产业生态不断优化,文化创意人才充分集聚,文化创意品牌日益彰显,建成超过800万平方米的园区载体,形成特色鲜明、附加值高、原创性强、成长性好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超过1800亿元,占GDP比重约10.0%,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14.0%以上。

2022年,成都将建成一批具有国家功能性、国际影响力的项目和平台,天府文化深入人心,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历史与时尚相融合的城市文态基本形成,建成超过1000万平方米的园区载体,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全国影响力、区域带动力的文创园区、文创街区、文创小镇、文创企业和文体旅品牌,形成要素集聚、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世界文化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的世界影响力显著提升,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超过2600亿元,占GDP比重约12.0%,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20%以上。

据了解,《文创计划》以文化为根基、创意为灵魂、产业为支撑,提出了多项推进举措,包括发展天府文化、加快产业布局、促进跨界融合、发展文创金融、壮大市场主体、扩大对外开放等七个方面。相关专家称,发展文创产业,成都有很好的基础和优势。据头条大数据显示,全国文创指数,成都文创指数增幅在六大国家中心城市排名第一。目前,成都各区(市)县也都积极布局文创产业。武侯区更是把文创作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2018年初,由武侯区参与推动的《前任3:再见前任》影片票房突破19亿,跻身国产电影票房总榜第五位的同时,成为2018年首个现象级影片。导演田羽生也是成都武侯人,目前,已有文创项目在武侯区落户。

成都希望和更多本地及全球的文创界大咖联手,打好“文创牌”,加快建设西部文创中心。

(转载自《头条成都》https://www.toutiao.com/i6525643071466504712

 

相关链接

《成都建设西部文创中心行动计划》新闻发布